认认真真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> 第342

第342(1 / 2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龙崽有特殊成神技巧[全息]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[快穿] 伙同奸臣篡王权 夫人快跑!魔王又再给你熬安胎药 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[穿书]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快穿: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 重圆(双重生) 烟雨湿黄昏 重生之步步升仙

这区区边荒小国(?)都能传祀辉煌,以我大汉幅员之广,苍生辽阔,怎么就不能超越他们了!

定个小目标,让本位面的大汉一直传承到大明的时间段再说!

此时,他忽然发现郑成功神色冷冽,眉间凝结了一层霜雪,顿时一凛,差点以为自己试图把大明(以及之前朝代)全部蝴蝶掉的计划被对方知道了。

不对啊,刘彻转念一想,明世祖再厉害也不可能会读心术吧,当即放下心来问:“你为何忽然充满了杀气?”

“说到君士坦丁”,郑成功面无表情,“朕就想起永历这厮曾向罗马教宗称臣乞师,甚至给太子取名君士坦丁 朱。”

真是太晦气了!

刘彻:“……”

他也想起了这一桩放在历朝历代都称得上孝死人的操作,不禁由衷地感叹道:“明太祖没立下祖训把永历劈了,当真是手下留情。”

“太祖可能只是忘了”,郑成功倒是想到自己还有一件事没做,“朕本打算去劝说他开放海禁来着,结果不小心来到这里,就只能回去再说了。”

刘彻没料到世间还有海禁这种操作,顿时无语:“真是旱得旱死,涝得涝死。”

他为了发展海外贸易、开拓海上丝绸之路,不惜花大价钱派人乘船出海,到了明太祖那边居然还有再三嫌弃、甚至说「不」的余地,这叫人上哪儿说理去。

刘彻心中有些羡慕,又接着问道:“长安是如何陷落的?”

郑成功告诉他:“啊这,比起君士坦丁堡之战,可以说是非常平平无奇了。”

司马邺登基后,也曾试图力挽狂澜,守卫长安城,发诏书让天下兵马来勤王。

可惜宗室世家们都前往了南方扎根,早就安顿下来,哪可能去理会他,最后内外交困,孤军断绝,坚守长安三个月后眼看希望断绝,甚至出现了食人惨案,索性一咬牙,降了。

刘彻:“……”

他听到这边,颇有些不可思议地问:“司马邺登基已经四年了,一支起兵勤王的部队都没有吗?”

郑成功沉吟片刻说:“民间义士倒是有,譬如你那个后人刘琨,但司马宗室是真没有,一来他们不愿,二来他们也死得差不多了。”

关于五胡乱华这桩惨案,刘渊等胡人固然难逃历史的裁决,但司马氏的一众宗室才是最大的罪首元凶。

毕竟胡人自古有之,最早从舜帝时期就开始“分北三苗”了,但之前都一直是规规矩矩地俯首称臣,偶尔几次冒头,全被打得落花流水,凄惨不已,从来不曾舞到中原疆土上来。

刘渊是第一个在中土称帝的蛮夷皇帝,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。

之前的帝王都能压制胡人,怎么唯独到了司马氏这边,就一泻千里、凄凄惨惨戚戚了呢?

自然不可能是胡人一下子就突飞猛进,实力变强了,毕竟几十年前的魏武帝还把乌桓压着暴揍呢,只能说明司马氏实在是太弱小了。

倘若一个国家能君明臣良,政治清和,又何惧外敌兵锋之强大?

必先自有内衅,而后产生外辱,司马氏八王之乱打得天崩地裂,朝廷流血,也打碎了所有的有生力量,从此胡人铁蹄长驱直入,彼为刀俎,中原百姓皆成鱼肉。

刘彻:“……”

他觉得这个内斗作死,导致外部胡人有机可乘的骚操作听起来非常南明,但看了看对面的郑成功,还是知趣了一回,没把这句话说出来。

不过,郑成功也产生了同样的感慨:“世道虽易,而外敌入侵中原的苦楚总是相同,何其哀哉。”

西晋末年,离乱纷纷,四海鼎沸,苍生倒悬。

永嘉之乱致使衣冠世族接连选择了南渡,前往江东,从此整个辽阔的北方中原地区变成了胡人任意驱策飞驰的牧场。

白骨累累,尸骸如山,堪称是惨不忍睹,整个人口锐减了五分之四。

自刘琨就义,北方最后一支汉人抵抗势力就此倒下,往后一百多年间,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升起过汉人的旗帜。

到下一次北方百姓重见星火,复睹汉人衣冠,已经是宋祖刘裕北伐进入长安城的时候了。

这一次进攻长安城也并没有能维持多久,直到两百年后隋文帝灭陈,天下才再度恢复了真正的统一。

纵观整个五胡乱华岁月,始终是一片黑暗,处在一个四海煎熬生民涂炭的状态中,持续了整整三百年。

这是三百年啊。

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,而是一代又一代的人,是天下千千万万人,在烽火摧折中颠沛流离,饱尝辛酸悲恸的一生。

“司马氏真是罪不容诛”,刘彻长叹一声,由衷地说。

……

令人震惊的事随后发生了。

这一年,南渡的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帮助下,来到建康城登基,称晋王,并且准备顺势称帝。

他和琅琊王氏是一种共生依存的紧密合作关系,所谓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。

当然,司马睿也不想看见琅琊王氏一家独大,正准备寻找一些外部力量抗衡王导、王敦等人,便瞄上了刘彻他们这一支进攻长安城的势力。

当日的消息被严格封锁,并没有流传出去,故而外面的众人也不知道是什么“世宗孝武皇帝降世”,只是以为一队汉人扳倒了刘渊,光复了长安城。

司马睿闻讯大喜,立刻下发诏书准备给刘彻等人加官晋爵,封了一个刺史的位置。

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诚意了,不料此刻,长安城中,刘彻和郑成功拿着这封诏书面面相觑。

刘彻:“啥皇帝啊,写诏书连传国玉玺都不盖一个。”

郑成功:“因为他是弄丢了玉玺的白板天子。”

刘彻徐徐敲出一个6,等他发现司马睿如此自信地要让他去当刺史,却只开了一张荣誉性的空头支票,啥都不打算给的时候,顿时流露出了一种看智障一般的目光。

天凉了,让司马家灭了吧!

【作者有话说】

文里提到的刘渊登基诏书,全文是真的e,不知道刘渊脑子到底怎么长的,我真的想吐槽很久了hhhh

司马睿这次发来诏书, 主要表达了这么个意思。

旨在宣示正统,本王(还没正式称帝)才是汉人政权正朔,大晋唯一的继承者, 尔等既然攻入了长安城,理当速速来投,为我效命, 共我驱策。

刘彻见了惊叹不已, 司马睿嘴皮子扒拉两下就想得到北方旧都,一般人做梦不敢做得这么美。

该说他蠢呢, 还是坏呢。

刘彻把这封诏书——姑且称之为诏书吧, 虽然连传国玉玺都没有——翻来覆去看了一遍,屈指在桌案上轻轻一敲:“这个司马睿, 明明有事相求,想要依仗我们抵抗琅琊王氏,用词却如此傲慢不堪。”

郑成功扫了一眼,见字里行间都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轻蔑优越感,满到快从纸面上溢出来了, 不禁摇了摇头:“可能觉得我们此前名声不显, 并非显宦之后,可以任他施恩拿捏吧。”

提到这个话题, 刘彻顿时来了兴趣, 毕竟他生平最得意的事之一,就是打破圈层,不拘一格提拔人才。

他感叹道:“并非显宦之后就如此对待,司马小儿眼皮子未免太浅, 岂不知「盖有非常之功, 必待非常之人」。”

“说起来, 门阀政治也算是一种晋朝特色”,郑成功斟了一杯茶,语气悠悠地说,“谁让他们开国就立身不正,是依靠北方世家利益勾连扶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空花 (强制 1v1) 快穿之精液收集系统(nph) 听掷(赌博文学、群像、NP) 安念(骨科 1V1) 春雾 炮灰美人他总在外貌焦虑 炮灰他又崩副本了 攻略反派后成为团宠 路人甲,但逼疯主角[快穿] 给毛茸茸当老婆[快穿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