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认真真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 校园小说 > [历史同人] 开局给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[直播] > 第205章

第205章(1 / 1)
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好书推荐: [历史同人] 开局盘点十大少年天子 [综恐同人] 我靠听BGM制霸怪谈 [原神] 五条妹妹是提瓦特团宠 [原神] 是木遁忍者不是草神 [原神] 抽到执行官散兵后 [原神同人] 我待散兵如初恋 [综漫] 拒绝魏尔伦剧本从我做起 淼淼入林(1v2,高H,师生骨科) [柯南同人] 靠弹幕吐槽让红黑方破防了 [少歌同人] 少年歌行之初夏瑾仙

“后人评价宋慈,说他是恤刑慎狱,直理刑正,这是非常高的评价。”

【法医学是什么学?】有古人好奇的问道。

【法医就是仵作呀】

【仵作?】有更早之前的古人,对于这个职业的后世命名一无所知。

【哎呀,就是检验尸体,通过尸体上的线索来确定对方是怎么死去的】

听到这话,最惊讶的是先秦时期的人。

先秦时代大家还相信帝王能够沟通神灵,特别尊重人死后尸体的完整,完全想象不到还会有人将验尸这种方法写作成书,并且受到了天幕的夸赞。

这简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。

【宋慈担任了四任法官,分别是什么官呀?】也有古人好奇的问。

看到这条弹幕,伍爱华头疼地说道:“宋朝官职的名字实在是太复杂了,我都记不住,我们一起从头梳理一下吧。”

这么说着,伍爱华掏出了自己准备的宋朝官职树状图。

“宋朝朝廷分为了二府三司,二府包括中书门下与枢密院,中书门下长官叫做中书门下平章事,通常由两个或者三个皇帝信任的大臣,也是宋朝的宰相。”

“当时的副宰相叫做中书门下参知政事,这个名字的叫法就很复杂。”伍爱华一脸便秘地样子说道。

“枢密院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军事机关,长官枢密使,位比宰相,狄青曾经在这里任职过。”

“三司是指盐铁司、度支司和户部司加以整合,长官被称为三司使,也被称为计相,是当时北宋最高的财政税收长官,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一把手。”

“这就是宋朝的三驾马车。”伍爱华带着点玩笑地说道,“是不是说完之后还是记不住?”

“这个记不住的话,后面还有更难记的呢!宋朝地方分为路、州、县三级,路设立中央派出机构,长官为经略安抚使、转运使、提刑按察使、提举常平使,称之为四司,四司简称帅司、漕司、宪司、仓司,分别监管地方军事、财税、司法、盐铁专卖。”

【有一说一,已经晕了】

【宋朝这个官职的名称确实是有点复杂,咱就是说难道不能跳过这个环节吗?】

【这已经超过了我的记忆里极限】

【刚刚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词,提刑按察使是不是就是咱们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当的那个啊?】

“不仅官职的名称复杂,当时大宋还采取了职官制度,而职官制度说的是官、职分设。”

“当时宋朝也有六部尚书、六部侍郎等职位,但是这种职位只是用来确定官员的品阶,也就是说用来确定待遇的虚伪官职,这一些的官员是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的。”

“只有我刚刚说到的那些官职才有他们实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。”

“除此之外,宋朝还有个制度叫做差遣制度,我们经常看到宋朝的电视剧中有所谓的权某某官职,或者知某某州府,这里的权和知都是差遣制度的名词,实际上是代表了皇帝把你任命去做这件事情。”

“在这种情况下,你是尚书还是侍郎,并不会影响皇帝对于你的任用。”

“这种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,扩大了皇帝的权力,所以在宋朝一直沿用了下来,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,就是官员冗余。”

“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冗官,因为有很多官员本身具有职级,但是不需要去干任何的活国家也要给他们发钱,造成了财政非常大的负担。”

【挂名不干活,还有钱拿,这是我梦想中的生活】

【难怪文人们都怀念宋朝,别的不说,在宋朝当官可真轻松啊】

【家人们,咱就是说在有什么办法可以只当官不干活还拿钱,真的很需要,万一穿越去宋朝呢?】

看到后世人这些弹幕,北宋的人都觉得颇有些哭笑不得。

不少大佬更是摇头说道:“想要不当官还不简单,难的是怎么做简在帝心的官呀?”

只能说,大佬的世界,咸鱼们都不懂。

已经实际上操作上,拿着俸禄不干活的咸鱼们都默默的闭嘴。

嘿嘿,快乐的生活就不要去招人眼了,不然万一又被范仲淹或者王安石这些人消减了待遇,可怎么是好?

“当然,一直到宋朝灭亡,冗官这种事情都没有得到事实上的解决。”

宋朝的咸鱼们:放心了!这是个铁饭碗!快乐!

【前面那些人,你们真的想的太多,还去宋朝当官,咱就是说你有人家唐宋八大家的才华吗?还能指望自己在北宋和南宋考上进士?】

伍爱华正好看到这条弹幕:“说起宋朝官员的选任制度,科举是主要的选任方式,除此之外还有恩荫、捐纳的补充方式。”

“恩荫主要是给官员和贵族子弟,也就是有权者的孩子,纳捐主要是通过钱来买官,也就是有钱者的孩子。”

“虽然这些人有钱有权,但是北宋主要的官员群体还是出自于科考,这两项只是补充,有名额的限制。”

“以前我们提到过北宋的科举制度,是会采取誊卷和糊名的方式,通过严防科举作弊,北宋有效地打击了贵族官僚巩固私人势力和世代的传承。”

“根据宋朝历史的记载,北宋一共有宰相71名,其中64人是进士出身,仅仅只有七人是通过其他渠道当上的官员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[简体版]
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
新书推荐: 女巫猎杀(西幻 高h) 【骨科|父女】写Po文被家里人发现了 胡来(NP) [综漫] 琴酒的加百罗涅卧底生涯 [综漫] 我在咒术高专吃瓜日常 [少歌同人] 少年歌行之初夏瑾仙 [柯南同人] 靠弹幕吐槽让红黑方破防了 淼淼入林(1v2,高H,师生骨科) [综漫] 拒绝魏尔伦剧本从我做起 [原神同人] 我待散兵如初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