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节(1 / 2)
&esp;&esp;虽然在场的童生,不是没有接触过八股文。可是道试的重点,历来都是诗词,大家自然不会为此做多少准备。
&esp;&esp;原来是江州人太重视诗词,导致参加乡试中举的举人越来越少。
&esp;&esp;大抵是江州提学官领悟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。
&esp;&esp;决定在任的时候,改变以往道试重视诗词的风气。
&esp;&esp;今年出其不意地出了八股文的考题。
&esp;&esp;到了道试这一步,取中的名额是七成左右,今年却被上面削减了秀才名额,只有五成。
&esp;&esp;又因为有了八股文的考题。
&esp;&esp;因此许多精通诗词的童生,不得不丢掉最大的优势。
&esp;&esp;原本十拿九稳的秀才,也成了到嘴的鸭子将要飞走。
&esp;&esp;考场内,一片哀嚎之声。
&esp;&esp;但是有个小胖子却笑了起来。
&esp;&esp;“王海,你笑什么?”提学官一眼就看到小胖子,似乎还认识,见他有些无状,颇有些怒气地呵斥道。
&esp;&esp;“姑父,我……”
&esp;&esp;提学官眉头紧皱,
&esp;&esp;“跟你说了多少次,在外面要叫我官职。算了,你不要再说话了,好好考试。”陆提学揉了揉额头,颇是无语。当初为了求学,才娶了商人家的女子为妻。妻子倒是好的,可是娘家这侄子真是个不成器的家伙。
&esp;&esp;只是大舅哥待他确实好,为他当这提学官出了不少力。
&esp;&esp;陆提学虽然避嫌,没有给王海私下辅导功课,却也提示王家让这小子学一下八股文。
&esp;&esp;八股文以经义为主,讲究八比一的排比法。
&esp;&esp;这时代的八股文,和周清前世明清的八股文颇有一些区别,对格律、字数的要求并不严格。
&esp;&esp;还是给了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空间。
&esp;&esp;考题很快发下来。
&esp;&esp;王海是商人之子,不擅长诗词歌赋,但他本身不是笨蛋,虽然为人好逸恶劳,可在王家找了先生恶补的情况下,还是让他掌握了八股文的写作技巧。
&esp;&esp;如今参加道试的人,能掌握八股文写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。
&esp;&esp;王海虽然写八股文的水平不高,好歹能把文章写出来。
&esp;&esp;他冥思苦想,终究改不了跳脱的性子,左顾右盼,看到旁边一个考生开始提笔,随即运笔如飞。
&esp;&esp;虽然考桌隔得远,什么都看不清。
&esp;&esp;但他心里还是感到震惊。
&esp;&esp;只是除他之外,其余考生都是埋头苦写,哪知道考场里出现这么一个怪物。
&esp;&esp;自王海看那考生提笔,不到一刻钟。
&esp;&esp;那考生就将笔放下。
&esp;&esp;一篇刚出炉的八股文便出现了。
&esp;&esp;这次的题目叫做《子谓颜渊曰,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惟我与尔有是夫》,出自论语述而。
&esp;&esp;此题的大意便是:孔子跟颜回说,我道能行,那就在这个国家施行我的道,倘若这个国家不能允许我的道推行,那就藏道于身,能做到这样的,只有我和你了呀!
&esp;&esp;对于在场的考生来说,论语肯定是读过的。
&esp;&esp;这一篇述而,在论语中也不算冷僻。
&esp;&esp;陆提学不指望考生能对此有什么高论,只要能把八股文写出来,让人看懂意思,便算可造之材。
&esp;&esp;后面他会因材施教,在里面找出几个读书种子,教他们如何写出真正能乡试中举的八股文。
&esp;&esp;周清写完就交卷。
&esp;&esp;此刻道试刚开始不到半个时辰。
&esp;&esp;他一上前交卷,考官们、巡查考场的吏员都有些吃惊。因为周清目前在江城里属实没什么名气。
&esp;&esp;现在的情况,周清提笔写文时,心里就做好准备。
&esp;&esp;道试考场上突然出了八股文的考题,其用意不言而明。
&esp;&esp;这对他是个机会。
&esp;&esp;以他目前的穷迫,已经顾不得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。相比可能冒的风险,如果能得到提学官的赏识,会对他目前所处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。
&esp;&esp;而且他写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关资料记下的范文,看到题目时,相关记忆便流淌而出,于是提笔写下。
&esp;&esp;这篇八股文,放在乡试里,被黜落的可能性都不算大。在这次的道试中,应该能算上佼佼者。
&esp;&esp;如果他判断的没错,提学官肯定很愿意见到考生里出现一位写八股文的天才。
&esp;&esp;人生在关键的路口,往往需要赌博。
&esp;&esp;即使他赌错了,至少取中秀才这件事不会变。
&esp;&esp;引人注目,那就引人注目吧。
&esp;&esp;孤傲不群,才气外露,其实也符合一个贫寒士子的正常人设。
&esp;&esp;道试正常的流程,前几名交卷的,都会引起主考提学官的注意,何况周清还是第一个交卷。
&esp;&esp;他自然被提学官陆涯叫去问话。
&esp;&esp;这早在周清意料中。
&esp;&esp;如果应答得体,那么他就得了提学官的赏识,往后求学之路,肯定能顺遂很多。
&esp;&esp;若是不小心说错了话,即使提学官大度,不在意。可是事情肯定会传出去,无形中会惹来一些闲话,在读书人中受到孤立。
&esp;&esp;古往今来,类似的事并不罕见。
&esp;&esp;其实真有远大的志向,多是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。
&esp;&esp;即使周清被孤立,也只是给自己本来就颇有难度的开局加难度而已。
&esp;&esp;可以他目前的处境,还有下降空间吗?
&esp;&esp;在寒门士子里,家徒四壁且无名声的秀才,也是最下层的,很容易被圈子里的人排挤欺负。
&esp;&esp;那句“大丈夫生不五鼎食,死当五鼎烹”,肯定是跟周清目前处境差不多的古人说的。
&esp;&esp;周清当然没那么激进。
&esp;&esp;他没有刻意掩饰,带着些微本能的紧张,向提学官行礼。
&esp;&esp;一州的提学官,放在后世,也是一个地级市的教育局长了,何况掌握一州秀才生员的学籍,其影